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阁新站

笔趣阁新站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铁骑签到系统:开局砍翻蛮族王 > 第16章 立军令状验刀

第16章 立军令状验刀(1 / 2)

天还没亮,陈洛在军械工坊附近,心中默念:“签到!”

【叮!签到成功!恭喜宿主于军械工坊获得奖励:高效焦炭炼制法详解、锻打技艺感悟。】

一股信息涌入陈洛脑海,关于如何选用特定煤种,建造特殊窑炉,通过高温干馏得到燃烧温度更高、杂质更少、更适合钢铁锻打的焦炭的完整技术,以及诸多关于如何把握火候、如何发力锻打、如何消除金属内应力的心得体会,已如同与生俱来的本能般深刻烙印在脑海中。

焦炭!回到住处的陈洛,眼中喜色闪过。

大汉边军冶铁,多用木炭或普通石炭。木炭温度不足,冶炼效率低下。石炭则杂质多,含硫高,易使铁胚脆裂,极难得到优质钢材。这个问题,直接制约了兵器装备的质量和产量。

而这高效焦炭,正是破解当前困境的一把关键钥匙!若能炼出,不仅能极大提升陌刀的锻造效率和品质,更能成为他在这军械工坊立足、甚至反过来制约那仓曹的筹码!

那附带的锻打技艺感悟更是雪中送炭,能让他更好地指导工匠,甚至亲自上手,确保陌刀质量。

“系统啊,果然从未让人失望。”陈洛压下心中激动,深吸一口气,只觉精神焕发,连伤口的隐痛都减轻了不少。他看了一眼天色,离辰时的都尉召见还有一段时间。

“阿山,阿木!”陈洛低声唤道。

两名仆役立刻应声而入,他们几乎彻夜守在外帐,随时听候差遣。

“更衣,准备出行。”陈洛言简意赅。

“屯长,您的伤?”阿山有些迟疑。

“无妨。”陈洛摆手,动作利落地套上军服。新得到的技艺和知识,让他迫不及待地想去验证一番。

天色微凉,寒风依然刺骨。陈洛带着两名仆役,踩着冻硬的土地,再次来到军械工坊。

此时的工坊尚未完全开工,只有几个早起的学徒在清理炉渣、准备燃料。

叮叮当当的锻打声,零星响起。

工匠头领老李正对着一个熄火的炉子发愁,嘴里嘟囔着:“这鬼石炭,火候不稳,渣子还多,好不容易出的铁坯,十块里有三四块都是裂的。仓曹那边送来的料还越来越次,这陌刀可怎么按期交付?”

“李师傅。”陈洛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。

老李吓了一跳,回头见是陈洛,连忙行礼:“陈屯长?您怎么这么早来了?您的伤?”

“来看看进度。”陈洛目光扫过那些堆放在角落、品质参差不齐的石炭和木炭,以及旁边几块有明显裂纹的铁坯,“遇到难题了?”

老李叹了口气,将困难如实相告:“火候难以掌控,铁坯成品率低。仓曹那边催得紧,送来的料却,唉!”他不敢明说上官的不是,但表情已说明一切。

陈洛心中冷笑,那仓曹果然开始动手了,从原材料上卡脖子。

他走到那堆石炭前,抓起一把,仔细看了看,又掂量了一下,脑海中自然浮现出关于煤质判断的知识。“这些石炭,烟多硫重,质次,确实不堪大用。”

老李苦笑:“边城就这条件,最好的都优先供应给制甲和弩机坊了。”

“若有一种新燃料,燃烧更烈,温度更高,杂质更少,且能大大减少铁坯脆裂,李师傅觉得如何?”陈洛缓缓道。

老李眼睛猛地瞪大:“世上,哪有这等的好燃料?若真有,老夫敢立军令状,锻造效率和刀剑品质至少提升两成!不,三成!”

“我有。”陈洛语气平淡,却掷地有声。

“什,什么?”老李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
陈洛不再多言,直接吩咐阿木去找来炭笔和一块稍平整的木板。他凭借脑海中的知识,迅速勾勒出一种简易焦炭窑的结构图,并标注出关键尺寸、通风口、烟道以及选煤、干馏的要点。

老李起初是疑惑,但随着陈洛的笔画越来越详细,他的表情从疑惑变为震惊,再到最后的痴迷和狂热!他是老匠人,一辈子和火炉铁坯打交道,一眼就看出这看似古怪的窑炉设计背后,有着极高明的技巧!

“这,这窑炉,妙啊!如此设计,的确能逼出煤炭中的杂气,得其精华!”老李声音都在颤抖,指着图纸上的关键部位,“还有这选煤之法!陈屯长,您,您从何处得来这等神技?!”

“偶然所得的技艺罢了。”陈洛淡然道,“此法名为炼焦,所得燃料即为焦炭。李师傅,我欲将此法制焦,专用于我陌刀队兵刃锻造。你可愿带人一试?”

“愿意!老夫一万个愿意!”老李激动得满脸通红,仿佛看到了通往更高技艺殿堂的大门,“我这就去找人!找泥瓦匠!按图砌窑!挑选上好的精煤!”

“此事需秘密进行,暂时不宜张扬。”陈洛叮嘱道,“所需人手,务必挑选可靠嘴严的。一应物料,我会另想办法。”他打算动用部分系统空间的镔铁坯,混入普通铁料中,以弥补当前原料质量的不足,同时也能确保第一批焦炭锻打的陌刀质量绝对过硬。

“明白!明白!”老李连连点头,看陈洛的眼神已如同看待神人。这位年轻的屯长,不仅能打仗,竟还通晓如此神奇的匠造之法!

安排完焦炭的事,陈洛又借着“锻打技艺感悟”,认真指点了老李几句关于当前锻打过程中发力和火候把握的技巧。老李听后如醍醐灌顶,对陈洛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
离开军械工坊时,天色已然大亮。陈洛心中有了底牌,步履愈发沉稳。

回到营中,辰时将至。他换上一身整洁的屯长军服,虽旧却笔挺,伤口处重新上过药,精神抖擞,大步走向都尉府。

都尉府议事厅内,气氛凝重。

李震端坐主位,面色沉肃。下首坐着几位都尉府的属官,以及一位面色白皙、眼神略显阴鸷的文吏,正是那位对陈洛充满敌意的仓曹。见到陈洛进来,仓曹的目光在他身上短暂停留,闪过一丝冷意,随即若无其事地移开。

“末将陈洛,参见都尉!”陈洛抱拳行礼,目不斜视。

“陈屯长来了,坐。”李震指了指末尾的一个空位,语气自带威压。

“谢都尉。”陈洛依言坐下,腰背挺直。

李震环视一周,开门见山:“召诸位前来,有两件事。”

“其一,昨日我军斥候在三十里外的野狼谷,发现小股蛮族游骑活动迹象,像是在勘察地形。虽然未发生接战,但其行迹隐秘,不得不防。各营需加强戒备,斥候队加倍派出,谨防蛮族偷袭。”

“喏!”众人神色一凛。

仓曹这时开口,声音尖细:“都尉明鉴。蛮族新尝败果,主力受损,区区几名游骑,或许是为疑兵,或许是为掠食,但都未必胆敢再犯我坚城。眼下的当务之急,应是尽快修复城墙,补充军械粮秣。尤其是目前,军械损耗巨大,工坊日夜赶工,铁料、炭薪还是紧缺,需要都尉大人多多协调郡府拨付。”

他这话看似一片攻心、为国为民,实则暗指当前防御重点在内而非外,将话题引向了后勤的难题“物资匮乏”。

热门推荐